数学作文

更新时间: 2025-08-08 16:10:45
叙事
 

第1篇数学作文

我不知道数学到底是哪里吸引我,也许是那奇妙的数字,也许是那总要动脑筋才能解答出来的难题。

上三年级的时候,我的数学一直不太好,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叔叔、阿姨常常考我计算题,对于我来说不论多难我都能答上来,人人都夸我聪明。就这样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可我上了三年级了,数学成绩却明显差了,父母经常教育我,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想了许久,父母也在帮助我,原来是我有些骄傲了,也随着题目越来越难,我不懂也不问。于是,我便虚心学习,别人用一堂课学完的知识,我用两堂课学,我就不信学不好。我的决心和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我的成绩跟上来了。我喜欢数学不仅仅是因为我的成绩跟上来了,我对数学的兴趣也更浓了。

上六年级了,我们学习了 “π”,当我知道了“π”的近似值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时,我的好奇心又来了,“π”的值是怎样推算出来的呢?我赶紧查书,终于得到了答案,我感到十分满足。我十分佩服数学家祖冲之,能有刘徽的割圆术算得“π”为3。1415926,这是当时世界上获得的第一个具有七位小数的圆周率。

啊! 数学真的很奇妙!

第2篇数学作文

这次去科技馆,正好是它成立五周年的日子,我们这些晚报小记者是来庆祝它的生日呢!

科技馆里有神秘的海洋馆、有趣的机器人表演等引人入胜的项目,但我还是最喜欢安静却隐藏着许多奥秘的数学馆。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和蔼可亲的样板房叔叔,它穿着一件有24个小格子的衣服,每个格子上有两只全身雪白的鸟儿。忽然,耳边传来一阵低沉的声音:“只有答对数学题,才可以去第二关为我们庆祝。”原来,这是数学馆给我们出的第一道数学题。我们转了转眼珠子,茅塞顿开,喊道:“24乘2等于48!”“答对了,请上楼梯进入第二关。”我们兴高采烈地上了楼梯,来到了不同形状的七巧板面前。这一关是要我们按照七巧板给我们出的图案,照样子摆出来。看到七巧板,我觉得格外亲切。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组织我们来参观,当时我一看到七巧板觉得十分有趣,它既利于开拓儿童智力,又能培养思维能力,于是我就吵着妈妈帮我购买了一套,从那时起我就喜欢玩七巧板。现在我的数学成绩一直是班里的前茅,也许就是它对我的启发吧!所以这关一点也难不倒我,我一下就过关了。

接下来,我们又陆续开动脑筋过了几关,度过了一个开心的下午。这就是我喜欢的数学馆,它用有趣的游戏形式,锻炼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在游戏中增长数学知识,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让我体会到高科技的力量。

第3篇数学作文

星期天我表哥要来我家做客我便要求妈妈到市场上买西瓜,妈妈刚出门数久表哥就到,我与表哥玩了很久,突然一声门铃,哇!妈妈买了一个大西瓜,我高兴地拿起刀来刚要切下去,表哥笑着说:

“等一等,我先问你,你一刀能把西瓜切成几块?”

“两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两刀能把西瓜切成几块呢?”表哥继续问。

我想了想回答说:

“如果第一刀切下去,不把西瓜分开,那两刀可以把西瓜切成四块。”

“回答得好。如果在没有切完以前,仍将西瓜并在一起,那么三刀最多可将西瓜切成几块?”

“六块。”

“不对了,六块并不是最多的 ”

“噢,想起来了。两刀切成四块后,再横过来在腰上切一刀,就成了八块。”

“对!那末四刀最多可切几块呢?”

“十二块。”

“又不对了。不过,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比较难一些。我来告诉你,最多可切成十五块,少一点可切成十四块。

接着表哥教了我以下的方法。1、四刀切十四块的切法;开始三刀两两相交得七再横切一刀就可得十四块。2、四刀切十五块的切法:先用三刀将西瓜切成八块然后在靠近西瓜心{但不经过中心}的位置再斜切一刀.在八块中这一块可以得到七块这样就成了十五块。

通过这次切西瓜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数学来自于生活。

第4篇数学作文

2011年8月23日 天气 晴

暑假就要结束了,妈妈为温故我五年级的知识,特意抽出一天的时间来帮我复习,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复习,更是我开学前收心的学习。

在完成这些试题中,我只错了一道题,那就是“升”的问题。因为我在概念上和量地问题上,一直都是模糊的状态,才会有这样的错误出现。妈妈问我:“有一个正方体的容器,且容器里面装满了水,棱长是6分米,那么此时的水有多少升呢?”这下子可给我搞晕乎了。我知道,这是五年级地时候学多的内容,这会早不知还给哪个老师了。突入起来的问题,真是把我搞得很晕很晕,我该如何回答,心里一直在揣摩着:“66=36立方分米,36立方分米=36升,所以就是36升。”语气连贯,一点也感觉不到我的紧张,妈妈直摇头:“那已知的棱长,干啥用啊!”“等等,你看是这样不?”我连忙把话打断,“666,等于216升,对不?”

呵呵,妈妈笑着说:“基础的东西,一定要弄懂,条理清晰,才能学得扎实。”

第5篇数学作文

3月19日 星期五晴

下午爸爸从顺德回来了,吃过晚饭,爸爸说:“飞飞,我来考考你数学,好不好?”我拍着胸脯说:“没问题 !”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比你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3500元,月工资差是3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

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3500+300=38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就是3800/2=1900(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我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3500-300)=32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3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啦,也就是3200/2+300=1900(元),对不对?”爸爸听了,满意的点点头,“看来奥数班没白上嘛!哈哈!”爸爸还表扬了我,都是数学帮了我忙呀!

【数学作文】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保卡通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baokatong.com/zuowen_ryqqziakqgkb/
叙事推荐
热门叙事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