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作文

更新时间: 2025-08-09 20:58:57
感恩
 

成长作文篇1:

我感谢的人很多,而我最想感恩的是我的妈妈。从小到大妈妈给了我许多鼓励和爱……从幼儿园开始,我每个星期六、星期日都要去学习知识,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挺有意思的,渐渐地因为年龄增长,功课的增多,我便有点力不从心了。

有的时候下雨或下冰雹的时候便想偷懒不想去,总是和妈妈说:“天气这么不好,就不去了吧?”但妈妈并没有说些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我;但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坚定、严厉。接着,妈妈就穿带好雨衣,推着电瓶车出门了。我只好乖乖的跟在车后。看见妈妈弯曲的身体,顶着寒风和冰冷的冰雹,奋力地向前骑着;只见融化的冰雹,从妈妈的脸颊上不停地流下来。可妈妈顾不得这些,只是一个劲儿地向前“挺进”,生怕迟到了。我的眼睛湿润了。

妈妈用她的行动教会了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期中考试的时候,因为怕考得不好,我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香。因为过度紧张,所以妈妈在考试的前一天,特意烧了我最爱吃的红烧豆腐和排骨汤,还帮我复习了功课,安慰我说:“放轻松一点,要有自信心。这几天妈妈看你复习得很认真,妈妈相信你会考好的,俗话说的好‘失败是成功之母’题目看仔细,不要粗心大意。”那温柔的话语,给我带来了自信心。

考试的时候我一点也不慌张,集中精力做题目,一题一题的检查,发现错误立即改正。成绩终于揭晓了,我考了一个优异的成绩,我飞奔回家,高兴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她一边亲我的脸,一边欣慰地笑了。我在教室里专心致志地写作业,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我哀求老天爷千万不要下雨,不然就回不了家了。可是,老天爷偏偏跟我过意不去似的,要跟我“作对”,下起倾盆大雨。“叮铃铃”放学铃声响了,同学们和老师陆陆续续撑着伞回家了,只有我孤零零地站在教室里等着。正当我焦急万分的时候,妈妈冒着狂风暴雨,拿着雨衣来到教室。风雨模糊了妈妈的脸,可妈妈却说:“对不起,妈妈来晚了,以后再也不会迟到了。”啊!妈妈对我的爱可真深呀!今后的我只能加倍努力,勤奋学习,来报答妈妈。感谢妈妈给了我自信和坚强,给了我温暖的爱,让我懂得了如何感恩,……千言万语化成了一句话“感谢您亲爱的妈妈,妈妈您辛苦了!”

成长作文篇2: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每当我听到这美妙的歌声时,我就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当我们生病卧床不起时,是父母整天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使我们恢复健康;当我们考试考差了,是父母的鼓励使我们重新拥有自信;当我们犯了错,是父母的教育使我们改正错误。。。。。。

记得有一次,天空下着蒙蒙的小雨,我生病了,得了支气管炎,全身无力,很不舒服。更不幸运的是,爸爸妈妈没有在家。我一摇一晃地去拨电话,告诉了妈妈我的情况。妈妈在电话另一头说:“涛涛,你忍着点,我马上回来!”说完,电话就挂了。妈妈平时坐车从店里回家至少要半个小时。想到这里,我哭了。可是,还不到10分钟,妈妈就风风火火地回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背着我就匆匆奔出了家门,要带我去医院。在路上,我隐隐约约看见妈妈的脸颊上流着一颗颗豆大似的汗水,顿时,我我的喉咙硬梆梆的,有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有气无力地说:“妈妈,让我下来吧,我自己走。”“不行,你在生病,不能走路!”妈妈“命令”我。我知道妈妈肯定不会放我下来,我便打消了这念头。到了医院,妈妈又是挂号,又是交钱。。。。。。当我躺在床上打点滴时,妈妈又问我:“涛涛,你要吃点什么东西,妈出去买。”我想妈妈太累了,不想再给她添麻烦。就说:“妈,不用了,你歇息一会儿吧。”“不行,不吃东西怎么能行呢,你等等,妈出去买。”说完,便出去了。当妈妈把东西买回来时,我叫她也吃一点,她却说她不饿,倒叫我多吃点。其实,我知道,妈妈比我还饿。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一个字——那就是“爱”。

在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下,我一天一天地康复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因此,为了报答辛苦养育我的父母,我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找一个好的工作,让父母安享晚年。父母为我付出的,我将十倍、百倍的感谢、回报他们,让他们的付出有价值。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这首《感恩的心》不正是唱出了我们应该感恩父母吗?

成长作文篇3: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知这个世界的人,便是一个善良的人;怀着一颗感恩的新去看待这个世界,这便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我们中华民族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掘井人”的古训,这值得我们不断发扬。

感恩是爱和善的基础,当有恩不报的现象越来越多时,“谁帮人谁就是傻子”·“硬起心肠来做人”就会成为一种文化,社会就会失去最起码的良心。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每天我都无数次提醒自己,我的内心和外在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其他活着和死去的劳动的基础上。

我必须竭尽全力,像我曾经得到的和正在得到的那样,作出同样的贡献。”伟人和所有人一样要怀着谦卑的感恩之心,没有理由遗弃这分情感。很多时候,感恩并不在于回报什么,而是在自己与社会之间创造一种互相影响的友善氛围,我们在肯定别人的同时,也升华了自己,对于我们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

感恩教育,要从关心理解父母,尊重师长,感谢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和事做起。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予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也要学会感谢挫折的伤害。成功给我们的荣耀和信念,我们感谢成功;失败给我们教训,使我们成熟,我们感谢失败;即使对伤害自己的人,也要心存感激,因为他同样使我们成长。当挫折或伤害来临时,不要首先想到自己“倒霉”,而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这件事对我有什么价值?

对我的人生有什么帮助?要培养学生用感恩的心面对挫折和伤害的思维习惯。有一首小诗这样说: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做人的态度,更是一种外世的哲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市长的培养之恩,感谢自然的承载之恩,感谢时代的机遇之恩,感谢党的关怀之恩,让我们张开爱的翅膀,用感恩的心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用感恩的心只争朝夕,奋发成才,用感恩的心弘扬正气·回报社会吧!

成长作文篇4:

“我来自偶然,象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我喜欢这首带手语的歌《感恩的心》,每次听到这首歌,我的心都被深深触动,情不自禁用歌声和手语演唱,深刻认真体会歌词所表达的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语,感激……

我阅读了《感恩系列丛书》后,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震撼了,不仅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还深刻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怀有感恩之情是多么美好啊!在《感恩系列丛书》中,通过一个个故事,让我明白心怀感恩,会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其中有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由于一次意外的灾难,母亲和儿子蒂姆都失聪了,但母亲没有告诉蒂姆她的失聪,反而尽自己的努力,支持处于绝望中的蒂姆用心灵去学习小提琴,最终使蒂姆成为一位有名的小提琴家。后来在医生的帮助下,蒂姆幸运的恢复了部分听力。直到这时蒂姆才知道母亲也失聪了,而且没有治好的希望。他抱住母亲痛哭。蒂姆把美妙的琴声献给母亲,尽管母亲是失聪的,但蒂姆知道母亲会用心去感受的。蒂姆以特殊的方式感恩母亲。我反省自己,我怀有感恩之心吗?平时,每当妈妈反复叮嘱我做一件事情时,我就会讨厌她的罗嗦,而不会想想妈妈这么做的原因——只是希望我把事情做好。当母亲呼我时,我可以连过三声仍不应;而当我喊妈妈两声,她在厨房没听见时,我会生气得直跺脚。当妈妈给我买来漂亮礼物,我会一阵高兴,因觉得是理所当然,所以缺少主动说声:“谢谢”,如果在妈妈疲劳时,我递上一杯水,轻声的问候一声;父母生日时,我送上一句祝福;如果父母空闲时,能与父母进行倾心的交谈,这些也是感恩的一种表达。

阅读这本《感恩系列丛书》后,我深深感到,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事和人值得我去感恩。感恩是爱在人与人之间的回流,回流的爱不仅照亮别人的生命,也照亮自己的人生。感恩不需要豪言壮语,它只需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声“谢谢”,就足以表达无限情意。对一切美好的事和善良的人,我们都要心怀感激。一瞬间,我心头不禁唱响了那首动人的歌“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成长作文篇5:

感恩是一种美德,我们需要感恩的人很多,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至友和我们的同学都是我们需要感恩的人。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书名忘记了。书里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大约五六岁,他不喜欢吃胡萝卜,但在吃饭前祷告时,小男孩总会认真地说:“感谢上帝赐给我们的食物,还有胡萝卜。”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人生充满了不如意,我们习惯了抱怨,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造化弄人。在抱怨中,对满手在握的幸福视而不见,却一味地放大缺憾;在抱怨中,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吧感恩的心态越抛越远。而教会我感恩的则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来城市打工地农村青年,给我们家装塑钢窗户。

一整天,他都闷头干活,也不说话,一直干到很晚。见他那么老实,便留他吃晚饭。他很拘谨,连菜他也不敢夹,妈妈热情的招呼他,就像对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爸爸则递烟给他,与他拉家常。原来他是考大学的人,而那年他的弟弟也考上了现成的重点中学。因为家里太穷,负担不起两个人,他只好放弃了,外出打工。如今,他也成家了,也有了儿子了,安心做了一个朴实的农民。我们听了,不胜唏嘘。妈妈想的实际周到,犯翻拣出我们淘汰的半新衣物,还有洗衣粉等日用品。他涨红了脸,推辞着不肯收。妈妈说,这都是我们多余的,闲放着也是闲放着,给你就拿着。他低过头,笑笑,走了。半年后的一天,有人敲门。

我开门一看,一个农村打扮,背着口袋的青年站在门口。他说,是我啊,给你家装窗户的。我连忙招呼他进门。他拘束的坐在沙发上,搓着手缓缓地说,麦收的时候,他回了一趟家,说起我们帮他的事,全家人都很高兴。他们想表示对我们的感谢却找不出合适的方法,商量了好久,最后他娘说把家里新打的粮食挑好的点带上点,让我们尝尝鲜。口袋里是新收地小米、黄豆、绿豆,还有新玉米面。青年人放下东西,走了。我们却为这意味的结果激动不已。我曾受过比他更多更大的帮助,可没有像他这样执着的心存感激,表达谢意;我也曾给予比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却也不曾收到只言片语的谢意。当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时,这个打工的青年却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当“感恩”这个词离人们越来越为人们所忽略时,我不由想起了那个背着半口袋新鲜粮食的打工青年。

成长作文篇6:

细细地翻阅着手中的杂志,一篇《感恩的回报》映入我地眼帘。它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儿与一位面包师的故事。在一个饥荒的城市,一位面包师把一篮子的面包分给城里的几十个孩子。瞬间,篮子里的面包被抢走了,却没有人对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谢谢。有一个叫依娃的小女孩却例外,她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步以外,等别的孩子都拿到以后,才把剩下的一个最小的面包拿起来,接着说了句“谢谢”,并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之后才向家走去。第二天,面包师又把盛面包的篮子放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其他孩子又如昨日一样疯抢着,羞怯、可怜的依娃只得到比头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回家后,她的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妈妈让依娃把钱还回去。当依娃转告给面包师时,面包师说:“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平安、感恩的心。

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她激动地跑回了家,告诉了她的妈妈,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报。文中小女孩的感恩之心,令她得到了一大笔财富。这说明了,只要是懂得感恩的人,都会有收获。我们应当学着小女孩儿的纯朴,用感恩的心面对一切。可,为何我连对最亲的人都不会感恩?那是一个母亲节,我持着一束康乃馨,站在了母亲面前,我想起儿时的任性撒娇,无理取闹,再看看面前不知所措的母亲,眼角闪着一丝光,我知道了,那是泪水。

我情不自禁地心疼,曾经的青春年貌,为了照顾我,日夜守护着我,眼角多了皱纹,黑发间多了几丝银光。“妈妈,母亲节快乐,谢谢你十三年的照顾,请原谅我曾经的不懂事,我不知道曾经的我怎么娇纵到一句‘谢谢’都不会说。感谢你把我从牙牙学语的婴儿带到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感谢你把我从蹒跚走步带到能跑向每一处角落,感谢……我需要感谢您很多……”母亲用她那柔细的声音说:“女儿,没有什么,你懂了就好。”狭小的房间里,一对泪流满面的母女互相拥抱着。我懂得了感恩,收获了一份浓厚的爱,一份成长……小女孩因感恩,收获了一笔财富;我因感恩,收获了一份成长。

成长作文篇7:

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生活中的我们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需要一颗感恩的心。在感恩中成长。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你是否在父母劳累后送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自制的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句安慰的话语,他们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条条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地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我们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在感恩中成长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你周围所有的人。感恩伤害你的人,是他们,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恩鼓励你的人,是他们,让你信心十足。感恩授予你知识的人,是他们,照亮了你前进的道路。感恩哺育你的人,是他们,让你丰衣足食。感恩帮助你的人,是他们,给了你再生的希望。感恩嘲笑你的人,是他们,激发了你的自尊。 学会感恩,学着去感恩,将冰冷的世界变得温暖,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世界连起来,用爱心串联起每一个角落,将爱抛向最需要的地方。将被爱者传承,让每一个苦难的心灵接受爱心的呼唤,回应无穷的力量。学会感恩,将爱心回报我们命运的恩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让每一个人都在感恩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会感恩。衔环结草,以报恩德。古人做得很好,这就是华夏古老民族的精神,一个知恩图报的信念。因为他们给了我们最大的帮助,至少对于我们接受恩德的人来说是这样。倘若每个人都冰着一张脸庞,那么人世间就和地狱差不多,虽然太阳还是一天一天地升起。正因为有人施恩,有人报恩,我们的生存空间才鸟语花香,饶有情趣 。也正是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在感恩中成长。 学会感恩、在感恩中成长。

成长作文篇8: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伴我一生。。。。。。”合上书本,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下来,耳边却响起了这首歌。“感恩”这个神圣而又庄重的词深深烙印在我心里,之前并不知道要去感恩,更不知道要怎样感恩,直到我读到那篇文章。。。。。。那篇文章的题目依然清晰地脑海中飘荡———“不做栋梁的理由”大家看到这个题目时一定和我一样,很惊讶吧。人人都想做国家的栋梁,都想为国家争光添彩,可这个人却不要做栋梁,因为他用了一种很特别的方式来回报自己的母亲。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吉林白城的一所乡村小学里。在学校的院子里长着两棵树,一株是白杨,长得 高大笔直,另一株是矮小弯曲的榆树。

有一次,老师在给学生们讲思想品德课,碰巧主题叫做“长大我要做栋梁”。老师突然想到,可以用院子里那两棵树作为活教材来启发孩子们。这位老师的想法很好,但接下来的事让他既惊讶,又感动。老师说:“长大就要做栋梁,就是要像这棵白杨树一样,高大笔直,成为有用之树。”老师又指了指榆树说:“同学们,你们千万不要像这棵榆树,矮小弯曲没出息。”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对老师说:“我们要做白杨树,长大成材,做栋梁。”这些孩子之中,也许也有不想做栋梁的,却还是按照老师的想法走。当所有同学喊完后,站在第一排的一个男孩突然举手喊到:“老师,我不想学白杨树成为栋梁,我要做那棵弯曲的榆树。”这一不谐之音立刻引起其他同学一片哄笑。他们在笑这个学生不按规矩出牌,但他们却不知道真正的原因。这是一个平日里聪明好学的孩子,可这次为什么会讲出这样不上进的话,下课后,老师把孩子叫到办公室,怒气冲冲地问他。那个孩子吓哭了,他含着眼泪嗫嚅着说:“弯曲的榆树不成材,可以做一个拐杖。”“做拐杖有什么用呢?”老师缓了缓语气问他。“我妈妈得了半身不遂,走路老跌倒,我要是拐杖,就可以扶着她。不会让她再跌倒了。”孩子说。读到这里,我的鼻子酸酸的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脸感觉烫烫的,我终于明白不做栋梁的理由了。“那一刻,我的怒气烟消云散,并对这个没有远大志向的孩子肃然起敬。”不只是那位老师,我也从心底里敬佩他。

一个乡村小学的学生,在他的心里,母亲是最重要的,甚至比他的前程还要重要。也许他还没有太大的理想,也许他还没有长大。但无论怎样,他的心中都会有母亲。感恩,不一定要给别人荣华富贵,给别人物质上的回报,只要一个简单的动作,语言就好。

【成长作文】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保卡通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baokatong.com/zuowen_nyqkqntgpkli/
上一篇: 成长500字作文
感恩推荐
热门感恩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