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日记作文

更新时间: 2025-08-10 01:51:24
观察
 

观察日记作文(一):

听说含羞草会长出美丽的花朵。我想:“含羞草要亲自观察才能证实这一点。”我在上个星期买一盆含羞草。

我天天给它浇水,施肥,剪掉多余的枝叶。经过我的努力保养终于开花了。绿绿的,圆圆的,摸起来软软的一层层花托儿包着那未开花的花瓣,就像妈妈保护孩子一样,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第二天妈妈终于松开了手,花孩子跳出了妈妈的怀抱。好漂亮呀!花孩子也是圆圆的,软软的,只不过加上了一件粉红的外衣,摸上去真好玩。不过花孩子不到两天就落到了土地妈妈的怀抱,我真的为它感到可惜呀!

但我还是喜欢它给我带来乐趣。谢谢你含羞草。

观察日记作文(二):

周五,老师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观察豆子。我兴奋极了,四点钟刚放学,我就兔子一般飞奔回家,对妈妈说了这事。

可是,意想不到的时,家里既没有绿豆,也没黄豆,又没红豆,让我伤透了脑筋。不过,因为爸爸叫我送冬枣给同学,在他家我意外地得到了一小袋红豆。周六早上,妈妈帮我在水里泡了一部分红豆,我看着那些小豆子静静地沉在水中,那么舒适,那么悠闲。真像妈妈说的那样,小豆子中睡着芽儿宝宝吗?我期待着早些跟它们见面。在那漫长的六个小时中,小包包渐渐鼓起来了。那层深红的衣服颜色变浅了,变皱了。可能是豆芽宝宝长大了吧?想出来看看外面美丽的世界了吧!瞧,有的红豆衣服都被它们挤破啦!第二天,我吃早饭时再次来看红豆。哇!芽儿宝宝果真出来啦!

那么小,那么细,又是那么生机勃勃!白色的芽儿长得很快,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咦,怎么回事?在小芽儿的反面,长出了一点绿色。我惊奇地看着,惊讶这是什么。突然,一颗长得稍快一点的绿芽映入我的眼帘。上面那绿绿的竟是小叶子!我端详着这些叶子,它们真像做工精细的绿裙子,把豆芽衬托地那么清新可人。同时我也奇怪地想,豆芽是不是晒太阳了呀?我看着茁壮成长的豆芽,发现认真仔细地观察一件事物也是一件兴奋的事!

观察日记作文(三):

日期:2007年11月1日 天气:晴 朗

蜗牛是一种软体甲壳类小生物。它爬行的很慢,背着一个大大的“房子”,呈螺旋状,有左旋的,也有右旋的,左旋的非常少见。 我把十几只蜗牛装在塑料碗里,拿出最大的一只放到另一个碗里,找来放大镜,开始观察。 听说把蜗牛放进水里,就可以使它探出头来。恰巧,这只蜗牛被我吓得把头缩进去了,我打了一些水,往里面倒。不一会儿,蜗牛就乖乖地探出头来,并伸出两个长长的触角。

我仔细地用放大镜观察它。发现,蜗牛的下腹部有很多点点,这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呢?我又继续观察,发现蜗牛的壳上还有一个小洞,这又是起什么作用的呢?于是,我带着这两个疑问来到妈妈面前询问。妈妈回答说:“蜗牛腹部下面的小点是它的腹足,蜗牛就是依靠这些腹足爬行的,壳上的洞是蜗牛的气孔呀!”

“噢!”我恍然大悟。 爷爷告诉我,蜗牛通常是晚上出来活动。因为它害怕白天直射的阳光,喜欢栖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所以一般太阳下山后才出来。它慢慢地爬到青菜叶子上,伸出触角轻轻地尝一尝味道,再慢慢地开始美餐。 通过观察,我了解了很多关于蜗牛的小知识。

观察日记作文(四):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在舅舅家里玩电脑。因为一个游戏加载特别慢,于是我就到窗口看风景。

回过头的时候,我看见舅舅买了好多好多蚕卵。于是,我向舅舅要了一些。过了一两天,蚕宝宝就破壳而出了。蚕宝宝可真活泼,一会儿爬来爬去,真好玩。我想要喂它吃的,可是他吃什么呢?我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说:“傻儿子,蚕宝宝只吃桑叶。”我又跑到舅舅跟前,问他要了几片桑叶,然后我把桑叶撕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喂给蚕宝宝吃。平静的日子过了几天,蚕宝宝就开始不吃不喝了,这是为什么呢?我又跑去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耐心地告诉我:“因为蚕宝宝要蜕皮了。”蚕宝宝蜕皮的样子是这样的:它后身不动,前头一拱,皮就被推出来一点。就这样反反复复许多次,它的第一次蜕皮成功了。经过四次蜕皮,蚕宝宝变成熟蚕了。

熟蚕比蚁蚕要大好几千倍,食量也变大了,吃起桑叶来,也有模有样的,声音可响了。要是许多蚕宝宝聚在一起吃桑叶,准会发出“沙沙沙”的声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下雨了呢!啊,我知道了,蚕宝宝的生命历程原来是这样的。我相信,只要我仔细观察,就一定能够发现大自然中的更多秘密。

观察日记作文(五):

9月8日 多云

今天,老师让大家观察一些豆子的发芽情况,并做下记录。我回家后拿了一个玻璃杯,接了些水,放入了几颗黄豆,一切准备完后,我激动地等待着豆子的变化。

9月9日 阴天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望我的小豆子。豆子的“外套”已经裂开了一个小口子。水变得十分混浊,都快看不清豆子了,于是我给它们换了换水。这时,妈妈急忙走过来说:“怎么把水换了,这样豆子会死的!”“什么!”“会死?”我心里咯噔一下,焦急的等待着豆子的变化。

9月10日 小雨

早上一睁眼,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慰问我的小豆子,它们并没有象妈妈说得一样,而是喝足的水,撑的“外套”都穿不上了。哈哈!真是一群生命力顽强、贪吃的小家伙。

9月11日 小雨

一大早,我就跑到柜子前看豆子,它们已经长出了一毫米的嫩芽,嫩芽尖尖的,虽然只有一毫米,但是它非常可爱。我不禁地说:“我的小豆苗呀!长吧,长吧,长得赛过长面条才好呢!”咦!这口气怎么有点像《我要的是葫芦》里的人呀!

9月12日 阴天

今天,豆苗又长大了,脖子伸直了,好像在说:“你瞧,我长得多快呀!”我看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一定要认真的培育我的“豆芽宝宝”,做一个好家长。

观察日记作文(六):

今天晚上,我为了写《观察日记》,特意到叔叔家看鱼。叔叔家的鱼缸可真漂亮。那里面有绿油油的水草,有海螺,还有一块块礁石。哇,鱼缸犹如海底世界一样。当然它的主人——鱼就更多了,有燕子鱼,斑虎鱼,孔雀鱼,金鱼,清洁夫……小鱼在自己的家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好像一群顽皮的孩子在追逐打闹。

我问“小鱼是怎么吃食的?”叔叔二话没说,拿起一把鱼食往水里一丢。它们一个个张大嘴巴,一张一合地抢着吃食。一条斑虎鱼躲在灌木从中 ,好似在捉迷藏。清洁夫是个爱卫生的孩子,它总是不停地做清洁。哦!对了,小鱼还会生病。你看,那条银色的小鱼刚生过病,现在还在长尾巴呢!鱼的世界可真奇妙。天己经很黑了,我和妈妈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叔叔的家。

观察日记作文(七):

2005年11月14日

星期三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观察和写作能力,今天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种蒜苗。

放学后,我一回家就拿了两头新鲜的大蒜,坐在茶几旁来剥。剥新鲜的蒜可真不简单,它外边的皮,手轻轻一搓,就很容易剥下来。但是,最里层的皮紧紧地贴在蒜瓣上,真难剥。于是,我使劲用大拇指搓,搓了好几次才搓下来。我整整花了十多分钟才把两头蒜剥好。接着,我把它们一个挨着一个摆放在小盘中。那大蒜就像一朵美丽的白莲花,再加上一点干净的自来水,莲花栩栩如生。

2005年11月16日

星期五

第 三 天

今天,我发现有些蒜冒出了一点儿小苗,有些长了大约一毫米,有些长了一厘米呢!蒜的底部长了一些白色的根,那根犹如老爷爷的白胡子。

2005年11月14日

星期二

蒜苗长得可真快呀!有的又长了一厘米多。但是随着个别蒜变“瘦”,白莲花也开始慢慢萎缩了。蒜底部的须根长得更长了,并连在了一起,中间的蒜连拔都拔不起来。蒜苗一开始是淡绿色的,随着一天天的长大,从茎里面竟然还冒出了翠绿色的小芽,看上去就像一颗细小的葱。难怪蒜苗长得这样快,小盘中的水又被它喝光了。

我想:如果自己是蒜苗该多好,也能像它一样每天长一厘米多。

观察日记作文(八):

5 月 10 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到院子里玩,看见树下有几只蚂蚁。它们黑黑的身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头上有一对触角,肚子大大的,腰细细的。在地上爬来爬去,好象在找食物。

我连忙把手上的一小块面包放在地上。我想:现在蚂蚁可以安安心心地吃食物了。没想到,它只是小心翼翼地用鼻子闻了闻后,在面包旁爬动了一圈。接着,有两只蚂蚁掉头就往回爬。“难道蚂蚁不喜欢吃面包?”我带着自己的疑问,跟着蚂蚁来到它们的洞旁。只见两只蚂蚁钻进了洞中,过了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整齐整齐的队伍从洞中出来,浩浩荡荡地向大树进发。来到面包旁,蚂蚁们分散在这一小块面包周围,齐心协力把面包扛了起来,往来路爬了回去。一会儿工夫,蚂蚁就顺利地把面包扛回了家。

我惊叹不已,蚂蚁居然和我们人类一样能团结合作,一起克服困难。我们人类不更应该如此吗

观察日记作文(九):

2008年4月15日那天,我和爷爷拿着千日红的花种来到院子里,我们在地上挖了很多小坑,把种子埋进土里,培上土压实,再浇点水。我就等着观察它的生长过程了。

千日红是一年生苋科草本植物,原产于热带地区。栽培中苞片常有变种,粉红的花叫千日粉,白色的叫千日白。。。。。。不同颜色的花叫不同的名字。

过了一个星期,我惊喜地发现光秃秃的泥土里竟然冒出了嫩绿的芽,小嫩芽们正歪着头羞羞答答的从泥土里钻出来,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我仔细观察,看到每颗种子的嫩芽各有两瓣,它们一天天长大,逐渐伸直了腰杆。

第十一天,千日红长出了第一对椭圆形的小叶子。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天,有的千日红已经长出七片叶子,有十厘米高了,它们全身披着密密的细毛,摸上去毛绒绒的。我突然想到它们的生长速度这么惊人,什么时候会开花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查看了资料,千日红大约要过80至116天才能开花。看来至少还要等上两个月才能看到美丽的千日红呀!

观察日记作文(十):

2008年9月20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种下了六颗带着我希望的黄豆,我先在楼下找来了许多细沙,再把细沙装进一个小花盆里,然后在花盆里用铅笔插了几个小洞,把黄豆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小花盆,最后用手指将小黄豆埋起来,放在了我家的阳台上,用小水壶精心地浇透水,耶!播种完成了,真激动啊!盼望它们六个能快快长大。

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放学回家,我把作业做完了,就去把我的小水壶装满了水,为我三天前种下的六颗小黄豆浇水,当我正准备浇水时,我惊奇地发现,呀!有两颗小黄豆发芽了!我高兴地又唱又跳,兴奋地不知怎么形容。我轻轻地碰了一下小黄豆发的芽,哇,软软的,真舒服!那白色的小芽尖尖的,像一头小牛弯弯的角,只不过是白色的,嫩嫩的,让人看着忍不住想用手去轻抚它。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放学回家,急急忙忙地跑到阳台上观察我的黄豆,黄豆的芽足有三厘米高了,洁白的芽上有一点点绿色的小茎,我连忙反应过来,噢,原来要长叶子了,那根白色的小芽上长的一点点的叶茎真像一条全身长满小刺的蚯蚓。其它的四颗小黄豆也发芽了,那些小芽真是太可爱了。我连忙找来小水壶,为我的劳动成果浇水,希望它们能更快地长大。

观察日记作文(十一):

9月18日星期四 晴

今天放学后,我种下了七粒颇有光泽的苋菜种子。为了种好这些种子,我可谓是尽心尽力了。我专门为他们“雇”了位“松土高手”——蚯蚓。而我为了“雇”这位“松土高手”,当了回真正意义上的苦差——在奶奶的地里挖得精疲力竭才挖到几条不算大的蚯蚓。于是我千挑百选,精挑细选才选中了一条较大的蚯蚓,把它放在了泥土里。我在泥土上撒下了种子,又浇了适当的水,才算是把这七位“未来之星”给安顿好了。

9月21 星期六 晴

今天一起床,我可谓是高兴得有些失态了。事情是这样的:当我去看了苋菜种子时,竟然发现那些顽皮的种子长成了一株株上红下绿的小芽儿了!他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好象在说:“小主人,你可真行啊!”我高兴得竟然跳着走起路来。

9月25星期三 晴

前天,我那立了“大功”的小芽儿枯死了,我当然很不高兴。不过,在昨天、今天这两天里,我又很高兴,因为在我的小芽儿“阵亡”之后,又长出了四株小芽儿,也就是说,在我的“朝廷”里又出现了四位“功臣”,那我的“朝政”肯定是越来越好了。

种了苋菜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劳动辛苦的,更是很快乐的。

观察日记作文(十二):

今天写作课上,老师教我们写观察日记。盛天豪带来了他心爱的小宝贝可爱的小乌龟,它被装在一个“大房子”里。原本安静的我们一下子就闹哄哄地围着小乌龟转来转去。

郑老师小心翼翼地把小乌龟从“大房子”里拿出来,托在手掌上。小乌龟在郑老师的手里感到很安全,就开始舒展筋骨了。小乌龟舞动着四条腿,伸长脖子望着我们这群可爱的小伙伴。郑老师想把它放回“大房子”里,可是这个小家伙似乎觉得外面太好玩了,还不肯回去,于是用力挣扎着想逃出郑老师的手心,结果一不小心就摔了个底朝天。它伸长脖子使劲地朝桌上一顶,想把身体翻过来。不知是劲儿使得不足还是方向不对头,愣是没翻成功。但是它毫不泄气继续努力着重复刚才的动作。这下我们都屏住了呼吸拭目以待。它使出吃奶的劲,头一顶脚一蹬,哇,终于翻过身来啦!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起来。

这次的写作课真是太有趣啦!我真想把这只小乌龟抓回家养!

观察日记作文(十三):

10月1日星期六晴

上个星期五的语文课,老师布置我们动手尝试栽培豆芽。所以,我回家拿了个有土的花盆,种了三颗黄豆,放在阳台上让黄豆暖和暖和。

10月3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去看黄豆。咦,土里种黄豆的地方怎么长出了弯弯的细丝?我急忙地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笑着说:“这说明黄豆已经发芽,快长了。”我听了一蹦三尺高,因为我的黄豆发芽了,并且要长叶子了!

10月4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的豆芽长出了两片叶子,泛青的叶子绿绿的、直直的,旁边还有一条白白的细丝,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如果你仔细看那细小的叶子,你就会想起螳螂手臂上的大刀。

10月6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的豆芽变直了,显得没有一点弯曲。大叶子里包着小叶子,绿茸茸的,像刚出生的小鸭子一样紧紧地贴在大叶子身旁。在看看两片豆瓣,它呢?却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枯萎了。

开始不大引人注意的黄豆,被我培育成现在惹人喜爱的黄豆芽。我不肯抛弃它,因为它是劳动的结晶。

观察日记作文(十四):

2009.9.29 星期一 晴

今天我爷爷到菜市场里去买了一个又圆又大的田螺。我到家里找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瓶,打了满满的一罐水。把缩成一团的田螺放进水里。我全神贯注地看着瓶里的田螺,想看看它到底有什么变化。

一开始,它似乎感觉到不安全,它紧紧地缩成一团,在瓶底一动不动,过了很久,它感到四周危险已经解除了,就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身体慢慢地舒展开来。接着它就把两根又细又长的“绳子”伸了出来,我想应该是它的手和触角吧!我把瓶子摇了一摇,它一下子就又缩进壳里了。

【观察日记作文】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保卡通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baokatong.com/zuowen_cyqqutilgppk/
上一篇: 观察400字作文
观察推荐
热门观察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