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文

更新时间: 2025-08-09 22:42:05
生活
 

【第一篇】:数学作文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

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30元、40元、60元……”

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

【第二篇】:数学作文

早上,妈妈带我去逛街。

我们先去东湖小商品,那里人山人海,路边的小贩不住地喊叫着招揽顾客,这边大喊道;“快来啊,快来买啊!羊肉串,1元5角一串刚烤好的。”那边高声叫道;“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这里小吃多多,有贡丸,火腿肠,海带。”人群中还不时传来讨价还价的声音,小孩的笑声,嬉戏声。。。。。。

我馋得直流口水。直奔羊肉串小贩面前,伸手一口气就拿了六根羊肉串,一边吃一边买。一根羊肉串1元5角,妈妈给了我10元钱,我算了一下,应该找回我1元,接着,我又要吃炸鸡腿,妈妈给了我50元钱,站在旁边看着我买。“怎么,想看看我的能力吗?这太简单了,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嘛”我胸有成竹地向阿姨买了2只鸡腿,4元一只,2只就是2x4=8元,简单,阿姨得找我42元。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不错嘛,两步计算也难不倒你,这么快就算出来了,而且分文不差,好样的!”我心里美滋滋的,原来学数学的作用大,处处都用得上数学呢!

一边吃着美味佳肴,我们又去购物了,妈妈给我买了三条裤子,两条各70元。一条50元,妈妈给了我200元,笑着说;“儿子,这下有点难了吧,哈哈。。。。。。”妈妈,你可别小瞧我了。我高声喊道;“要90元,找回10元。”妈妈笑着摸着我的头说;“我的儿子长大了。真棒”

啊!数学跟生活息息相关,今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认真地学好数学。

【第三篇】:数学作文

谈起数学,那可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它的实用价值生活中都是随时可见的,下面就让我来举例介绍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首先从我们平时最觉的写字方面,就要用到字,老师经常要求做到“三个一”里面就含有数字,所谓的“三个一“就是一尺、一拳、一寸,具体讲,一尺就是眼睛距离所写字之间为一尺,一拳就是胸部距离课桌为一拳,一寸就是手握笔的位置距离笔尖为一寸;这里充分体现了尺寸在写字中的具体运用。还有当我们去超市购物的时候,我们要事先带好自己所想买的物品的大约总价钱,然后再到超市里来做更准确的比较最后在决定购买哪些东西,以及结账。都在运用数字知识,假如我们事先没有预算,身上没有带上足够的钱,那在结账时,那该多么尴尬呀。从这一命题中也同样可以看出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还有,家家户户盖房子,要测算平方、计算所用的材料,这些都得靠数学知识来解决。其实在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正因为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培养数学兴趣,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这样我们才能运用良好的数学知识,为生活服务。让我们一起行动,学好数学。

【第四篇】:数学作文

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中的数学王国里更是奇妙无穷。

记得二年级刚学除法时的一天,我三下五除二便完成了老师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看也没看就送给妈妈检查。妈妈问我:“你自己先检查了吗?”我满不在乎地说:“这点小菜,简单死了,还要检查?”说完,我就打开电视机,开始欣赏自己心仪的《虹猫蓝兔七侠传》。虽然人在看电视,但由于自己根本就没检查,还是有点心虚,所以我时不时地偷偷瞟上妈妈一眼。突然,我瞥见妈妈的眉头皱了皱,心里不由得忐忑不安起来。两分钟后,果不出我所料,妈妈提高了嗓门,叫我立即关掉电视,去找根小棒来。我边找小棒边嘀咕:“这是要干吗,不是要误了我心爱的动画片了吗?”

我慢腾腾地找来了一根小棒,妈妈让我把最后一题再读三遍,“把一根小棒锯成3段用了6分钟,按这样计算,一根小棒锯10段要用多长时间?”当时的我毫不犹豫就用6÷3=2(分钟),再算2×10=20(分钟)。现在我读着读着,也觉得好像有点不对劲。于是,妈妈让我把小棒掰成三段,问我掰了几次?经妈妈这稍微一点拨,我恍然大悟。原来掰成3段,只要掰2次,所以应该用6÷2=3(分钟)。同样的道理,锯成10段只要锯9次,因此应该用3×9=27(分钟)。妈妈见我重新算出了答案,还讲出了理由,高兴地笑了。然后她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数学王国里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有些道理不是一层不变的。你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去思考,才能发现数学王国里的秘密所在。”

这件事虽然过去将近2年了,但它时刻提醒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五篇】:数学作文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买菜,装潢,做实验等。我就有过这样一经历。

在暑假里的一天,妈妈叫我帮她买一些东西,顺便看看有没有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也可以买一些。于是妈妈给了我一百元钱我便高兴的出发了。

来到超市,我先把妈妈所要买的东西拿好(李锦记酱油六元八角,绵糖四元七角,盐四袋十一元两角,番茄酱两瓶十二元六角,鸡精九元一角),共四十四元四角。我默默的记在心里。接着我推着小推车来到学习用品区,为自己挑选需要的学习用品。修正带用得到拿一个加三元五角,蓝黑中性笔拿一板加十二元,胶棒加九角,信纸加三元七角。一共花了六十五元五角,收银员应该找我三十四元五角,我心里默默计算着。到了收银台,收银员用扫码机一算,六十四元五角,我心里还挺美的一定是扫码机出故障了,少收我一元钱。一路上我高兴地笑着,拿着发票又仔细计算一遍,结果是我自己计算错了,扫码机并没有出故障,而是我的小脑瓜出了故障。看来我做计算还要细心呀,不然在生活中会闹出很多笑话来的!

现在我给大家出几个数字成语:

12345609

(七零八落)

333 555

(三五成群)

1+2+3

(接二连三)

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学奥秘等我们去发现,让我们加油吧!

【第六篇】:数学作文

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

前几天,我和妈妈去商店买东西。

刚进门,我们就看见9个大字:店内所有商品打8折。我不知道打8折是什么意思,正纳闷的时候,妈妈叫我了一声,我赶忙跟了进去。妈妈精心挑选好商品后,叫我去结帐。可能是因为我想问题想得太入迷了吧,竟然没听到妈妈说话,妈妈又说了一遍,我才勉强答应了一声:“马上。”可心里还想着那个问题。结帐时,我看到屏幕上显示共计100。00元。哇!可真凑巧。妈妈走过来,看了一眼屏幕,抽出一张100元的钞票小心翼翼地递给了我,我又把它小心翼翼地递给了营业员阿姨。当我正准备走时,阿姨叫住了我:“小朋友,找你20元。”不是一共100元吗?明明正好呀?怎么还找钱呢?我脑子里不停地冒出了一连串问题,但马上又想到了门上的9个大字,我接过了钱,问阿姨:“打8折就是把100元变成80元吗?”“可以这么说吧,小朋友你真聪明。”阿姨笑着说。

回家后,我告诉妈妈,今天我学到了一个新知识。“什么知识呢?”妈妈好奇地问。“打8折就是把100元变成80元。”“哈哈哈,哈哈哈。”妈妈笑了,我也笑了。生活中的数学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其实数学和我们每天的生活密不可分,学数学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学习难道不是一种快乐吗?

【第七篇】:数学作文

昨天坐地铁去机场,过去用了1个半小时,回来用了1个小时,来回共用了2个半小时。如果是坐汽车去机场,过去需要约1个小时,回来需要约1个小时,来回共用了2个小时。如果做地铁去,需要70.52=7(元),再加上妈妈的票,70.852=11.9(元),共花费了7+11.9=18.9(元),坐地铁去飞机场来回共需18.9(元)。如果是坐汽车去的话,我需要100.52=10(元),妈妈需要100.852=17(元),共需要10+17=27(元)但是,到底坐那种车更便宜呢,我们需要深入地运算。坐地铁去飞机场要2个半小时,但只需要18.9元,那每个小时要多少元呢?用18.92.5=7.56(元/小时),做汽车去飞机场要2个小时,但却需要27元,每个小时要272=13.5(元),7.56元<13.5元,很明显,坐地铁比坐汽车花的钱更少。为什么坐地铁比坐汽车花的钱更少呢?原因在于,地铁可以同时容下好几百人,他的乘客也自然就多,票价就没必要提那么高;汽车最多只能容下四五十人,他的乘客少,票价自然就要高。

【第八篇】:数学作文

生活离不开数学

寒假期间,我陪妈妈去超市买年货。在糖果区,我们发现有一些漂亮的“喜之郎”果冻。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真是五彩斑斓、十分好看。当然了,因形状和大小的不同价格也不一样。我最喜欢桃子形的和心形的了,仔细一看他们的价格,分别是3元一个和4元一个。

妈妈看着我那么喜欢,就让我自己随便挑。不过,妈妈让我自己算价格。数学我最拿手了,算这?对本姑娘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我爽快的答应了。我挑了1个桃形的和3个心形的果冻。到了收银台,妈妈问我:“孩子,我们要付给售货员阿姨多少钱?”

我拎着好吃的果冻,歪着脖子想了想回答说:“这个还不简单!不就是(3+4)×3吗?等于21元呀!”

妈妈笑了笑说:“对吗?你再想想。3个心形的果冻多少钱?”

“12元。”我脱口而出。

“那么,12元再加上一个桃子形的果冻的价钱又是多少呢?”

我一听恍然大悟。“15元!”我不好意思的嘟囔着,“对呀,我拿了3个心形的应该算3个它的价钱;而桃形的果冻我只拿了一个,是不用乘以3的。按照我的计算,桃子形的果冻也乘以3了,那么就相当于这两种果冻我都拿了3个。”“嗯。没错!以后你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时,一定要记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还有不能随便添加小括号的,那样会改变运算顺序的。”妈妈补充道。

听了妈妈的话,我明白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我一定要把数学学好,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

【第九篇】:数学作文

8月18日早晨,我报名参加了《南京晨报》的卖报活动。早晨8:00整,我和妈妈便来到了报社门口。领报纸时,我问报社的阿姨:“阿姨,您好!我是来领报纸卖的,请问要多少钱?”“7角钱1份,每位同学领15份。”阿姨回答说。

我算了算报纸的本金:0。7元x10份=7元,0。7元x5份=3。5元,7元+3。5元=10。5元。我向妈妈要了10。5元钱,给了报社的阿姨,领了15份报纸,往地铁站走去。来到地铁站,妈妈先给了我20元的零钱作为备用金。然后,我便开始在地铁出口处卖起了报纸。“《南京晨报》,1元钱1份!”我大声招呼着过往的行人。在我的热情叫卖下,大约过了40分钟的时间,我就把15份报纸全部卖完了。回家的路上,妈妈问我:“宝贝,今天你一共挣了多少钱呀?”我数了数口袋里的钱,一共34元,又在心里算了算:34元-20元备用金-10。5元本金=3。5元。我大声告诉妈妈:“我算过了,今天卖报一共挣了3。5元钱。”

妈妈说:“不对呀?1份报纸0。7元,卖出去时是1元钱,1元-0。7元=0。3元,0。3元x15份=4。5元呀!怎么会少1元钱呢?”这时,我才想起来,在卖报时,有一位叔叔拿了1份报纸,还没给钱,就急匆匆地走了。

通过今天的卖报活动,我发现:原来生活中也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我们不光要学好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还要学会将书本上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来,活学活用,这样才真正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

【第十篇】:数学作文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妈妈带我去商店买东西。

我看到两家商店都在搞促销,商店一是有奖销售,一等奖1名,奖金是2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是8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是100元;四等奖100名,奖金是5元。商店二是所购商品九折销售。我心想:等会爸爸肯定又要问我问题了,便跟老爸说:“我要上厕所”。没想到老爸却看穿了我的心思,让我好好想想在哪个商店买东西更好呢?我仔细地想了想,说出了我的想法:“商店一是有奖销售,运气好才能中奖,商店二是九折销售,实实在在的让利,所以我们应该在商店二买东西”。爸爸听了我的想法,觉得还是有点道理的。所以我们在商店二买了好几百元的东西。

买了拜节的礼品后,我们打的去奶奶家拜节。在车上,爸爸又问了我一个问题:“出租车是2。5公里内,起步价是5元,以后每增加1公里则增加2元,不足1公里的算1公里,如果到奶奶家是5公里,那么我们打的要花多少钱?”我想了想,说:“10块钱,对吗?老爸。”爸爸摇了摇头问到:“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呀?”“5公里不就是2个2。5公里吗?起步价5元呀,所以不就是10元吗?”我望着爸爸说道。

爸爸还是摇了摇头,让我再认真想想,可我就是想不起来。爸爸看着我问到:“到奶奶家是几公里呀?” “5公里呀。”“起步价是2。5公里要花多少元?” “5元。” “每增加1公里是不是要增加2元钱?” “是。” “那么到奶奶家的距离减去起步价的距离是多少呢?” “是2。5公里呀。” “这2。5公里要花多少钱呢?”我想了想说是6块钱。“我们总共要花多少元?” “应该是:5+6=11元,哦,原来我少加了一块钱啊。” “以后要多多注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时,车也停了下来,我们结束了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讨。

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它,还要用大脑去思考其中的奥秘!

【第十一篇】:数学作文

中午爸爸下班回来,哼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跨进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问道:“那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你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其它方法?”我惊奇地说。我报着好奇的心情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为(2800-100)÷2+100=1450元。

听完了我第二种方法的介绍,爸爸、妈妈笑了…… 这件事中,我还明白了要努力学习,上课要认真听讲,还要去认真思考。我要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数学作文】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保卡通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zw.baokatong.com/zuowen_aueyqqzoozqk/
生活推荐
热门生活推荐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