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卡通
作文
日记
生活日记
打工日记
打工日记
多肉植物生长日记
多肉植物生长日记【篇一】11月23日我有了一个新朋友了,你们认识它吗?它是多肉种子。我自己用泡面盒给多肉种子做了一个家,放上泥土。为了让它快快发芽,我细心的照顾它。你瞧,我正在给多肉种子浇水呢!12月3日今天早晨,我一早起床就去看看多肉种子有没有长大。我一看,太开心了,在我细心的呵护下,多肉种子终于长出一点点的嫩芽出来了。它好像在告诉我,我会快快长大的。你们都看见了它的嫩芽了吗?12月13日天气越
驻村指导员民情日记
驻村指导员民情日记【篇一】来到浸水村,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但我还是被这里的贫困程度震惊了。延绵的大山望不到边、坑洼不平的公路盘山而建、坐落在山腰的破旧房屋、印着高原红的腼腆少年心深深地揪着,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农民真的太苦!我们的农民距离小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时我深深地感受到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感受到肩上担负的责任之重大。看到村干部和群众期盼的眼神,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改变这个地
孝心日记范文
孝心日记范文2017【篇一】一向疼爱我的奶奶每天都那么辛苦,既得照顾我还得照顾我的小妹妹,非常劳累,今天我决定帮奶奶捶捶背。我说:奶奶您坐这儿,让我给您捶捶背吧,奶奶听了很是高兴,说着我就握起了小拳头,很有节奏的给奶奶捶起背来,然后又给奶奶揉了揉肩,还给奶奶捏了捏腿,看着奶奶舒服的表情,我心里真是美滋滋的。奶奶直夸我真是个好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孝敬长辈了。孝心日记范文2017【篇二】今天是星
大学生三下乡的日记
7月25日至8月8日期间,山东科技大学三下乡千村行动品牌项目实践团队春蕾女童志愿服务团队在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来到泰安市东平县新湖镇范洼村进行为期14天的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本次实践行动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留守儿童情况调研、特色教室的开展、爱心书屋的建立。团队希望通过这三个环节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有一个详尽的了解,并尽所能给予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帮助,陪他们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队员们在进行了
驻村工作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必须要跳出纸上谈兵的怪圈,不但要记,更要去做,对群众所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方设法尽快帮助解决。对暂时不具备条件和能力解决的问题,也要耐心向群众解释清楚,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驻村工作民情日记【篇一】近期,正是马铃薯猛长的阶段,刚刚洗漱完,队长谭德锋就说:走,克看看马铃薯的生长情况。据悉,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推广,以及农户积极的种植热情下,箭竹林村的马铃薯共种植了400余亩,成为该村
扶贫工作队民情日记
扶贫工作队民情日记【篇一】10月13日,我们村挂包单位保山市水务局一行5人到村里进行挂包帮转走访走访、回访工作,分三组对所挂钩的贫困户进行走访。大家对扁里村的变化给予了肯定,近来加大了水利、人畜饮水安全、水泥路、路灯、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建成,最直观的感受是村里人家日子越来越好,很多人家都在建新房和实施危房改造,户户通水通电,农忙之余有了文化广场活动场所,大学生读书也有了长期的帮扶,路灯照亮了扁里
精准扶贫的民情日记
精准扶贫的民情日记【篇一】在确定帮扶贫困户对象时,按照统一安排,我在界岭村帮扶贫困户3户。2015年8月的-天上午,我来到界岭村5组帮扶对象程家友家,他的贫困状况让我大吃一惊,老程一家住在两间低矮的小土屋里,室内潮湿,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他的贫困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老程75岁,老伴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生活困难。下午,我又来到在界岭村一组联系户王敦明家,我见到了他年迈的母亲和患病的妻子,他们全家三
大走访民情日记范文精选
大走访民情日记范文【篇一】3月29日下午,根据院三一实干活动统一部署,我们按照各自分组到马鞍桥村委走访。大走访,访什么?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政策得失、疑惑不解,渴望期盼带着这些我们走访去!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进周来英的家中,我们有些吃惊,虽是早年盖起的小楼房,但屋里很简陋,一张桌子,几条凳子,没有多余的东西。聊了几句之后,周奶奶抹起了眼角,家里穷啊,没啥收入,我老太太不争气,有中风,天
三联四做民情日记2017
三联四做民情日记2017一:三联四做民情日记2017二:天气虽然寒冷,央隆乡夏格村委会却是座无虚席,下乡干部正在声情并茂的给大家讲解中央1号文件精神,在座的群众时不时提问,全场气氛活跃而认真。连日来,祁连县170余名下乡干部深入全县45个行政村,与群众身贴近、心相连、情共融、共甘苦,扎实开展以三联四做为主题的干部下乡活动。宣传强农惠民政策、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开展农牧业生产服务、做好精准扶贫等,每一
驻村入户访民情日记
驻村入户访民情日记【篇一】今年7月,在区委的统一安排下,我有幸成为建阳区55名驻村干部中的一员,驻村蹲点小湖镇尹宅村。尹宅村是一个离集镇较近的村,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共165户619人,其中党员31人;全村耕地面积839亩,林地面积2228亩,农民以水稻种植为主,经济收入有限,村财薄弱。驻村伊始,面对驻村工作的千头万绪,我决定先走访村民。为此,我借着和村委会换届和八一活动的契机,积极走访村里的老党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